剖析足球头顶球技术

剖析足球头顶球技术

  头顶球的击球位置高,是争取时间和空间主动的重要技术手段。

  

  在足球运动中,头顶球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额部将球击向预定目标的动作方法。头顶球的击球位置高,是争取时间和空间主动的重要技术手段。尤其是在罚球区附近,头球的争夺对攻防双方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是一种快速简练,适用于进攻和防守的技术手段。

   头顶球是一个自下而上全身协调发力的动作过程,完成这一动作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与选位:
  判断与选位是完成顶球动作的前提,可直接影响顶击球的时间、力量和方向。合理的选位应以准确的判断为依据。因此,运动员首先要判断来球的路线、速度和性质,并据此进行相应的移动选位,选位中两眼要始终注视球的发展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移动路线,使自己处于最佳的顶球位置(这一位置既能保证顶球动作的顺利完成,又能达到理想的出球效果)。

  2.蹬地与身作摆动:
  蹬地是顶球的起始用力阶段。其作用:一是利用下蹬反作用力,起跳腾空,使身体到达跳顶位置;二是通过有力的后蹬,加速身体摆动,增大顶击力量。

  身体摆动是顶球的主要力量来源。摆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腰腹部肌肉的力量与动作协调性。摆动的幅度应根据顶球的目的确定。大摆福的动作方法是通过身体的反向背弓或侧屈,使另一侧的肌肉充分伸展拉长,以加强腹背肌肉的屈伸作用、为加快摆速创造条件。大摆幅的顶球力量大,出球有力、速度快。适用于远距离的传球、破坏球和大力射门。小摆幅是利用腹部肌肉的弓身拉长与收缩,靠颈部猛然的加力顶击球,其动作准备期短,动作突然,出球线路灵活多变,但力量较小,适用于短传和近射。

  3.击球动作:


  击球是顶球技术的关键环节,决定顶球的质量和效果。该技术环节又包含有击球时机、击球部位和击球刹那颈部发力等细节。击球时机直接影响摆体动作的功效性。从理论上讲,最佳的时机应是在头部摆至垂直部位时发力顶击,因为这时身体重心相对平稳,便于动作控制,能够充分发挥摆体的速度,否则将会影响顶球的力量。

  击球部位指顶球时头与球的对应部位,它直接影响顶球的准确性和力量。因此,应根据来球的路线、出球的方向和目的确定相应的击球部位,以保证球能按预定的目标运行。

  颈部的发力动作应短促有力,才能较好地把握顶击时机,并保证台球的速度。常见的有向前顶送、向下点去、向侧摆甩和向后蹭项等发力动作,击球时颈部的功能性紧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击球后身体的控制:

  顶球后身体姿势的控制直接影响下一步的行动。因此在冲顶、跳顶、争项或鱼跃顶球后,既要注意落地缓冲和保护动作,又应注意控制身体姿势,调整身体重心,加快动作转换。

  头顶球技术接顶球部位可分为前额正面和前额侧面顶球:

  
  1.额正面顶球:额正面顶球技术的特点是触球部位平坦;动作发力顺畅,容易控制出球方向,出球平稳有力。

  动作方法:

  原地顶球时(点击观看视频19),身体正对来球,两腿自然开立,膝微屈,两眼注视来球。随球临近,上体稍后仰,展腹挺胸,两臂自然张开,下颌收紧,身体自下而上地蹬地、收腹、摆体、顶送发力,当头摆至身体垂直部位时,用前额正面顶击球的后中部。

  转身顶球时,身体稍侧对来球,出球方向一侧支撑脚靠前站立,以便转体发力。击球刹那,后脚用力向出球方向蹬转带动身体转动,当身体转向出球方向时加速摆体,用前额部顶击球。

  跳起顶球时(点击观看视频20),要选好起跳位置,掌握好起跳时机,起跳脚积极蹬跳发力,手臂协调向上提摆,以加强起跳力量。起跳后,展腹挺胸,形成背弓,两眼始终注视来球。跳至最高点时,快速收腹摆体,下颌收紧,前额积极迎球顶送发力,顶球后屈膝缓冲落地。

  鱼跃顶球时,要准确判断来球,掌握好起跳时机和击球点,利用积极后蹬使身体向前水平跃出,两臂微屈前伸,眼睛注视来球。利用身体的水平冲力将球顶出。击球后,两臂屈肘伸手撑地,随后胸部、腹部、大腿、小腿依次缓冲着地。

  易犯错误:


  ①上体与下肢发力动作脱节,不协调,影响发力效果;
  ②击球时机掌握不好,使头在被动位顶球,影响顶球效果;
  ③击球刹那闭眼缩颈,影响顶球力量和准确性;
  ④跳起顶球时,起跳点、起跳时机和击球掌握不好,影响顶球动作质量和出球效果。

  纠正方法:

  ①要求身体整体性地自下而上发力顶击;
  ②前额要在身体重心的垂直部位顶击球;
  ③眼睛要睁大,迎来送往球;
  ④可通过助跑路线,起跳速度和摆去动作的调整,合理控制起跳点、起跳时机和击球效果。

  2.前额侧面顶球:


  前额侧面顶球技术的特点是动作快捷、变向突然、出球线路难以预测,对球门的威胁性极大。但动作难度较大,侧摆发力不足,出球方向较难控制,适用于应急时破坏球和接传中球顶射。

  动作方法:

  
  原地顶球时(点击观看视频21),身体稍侧对来球,两脚前后开立,出球侧支撑腿在前,身体侧后微屈,重心落在后腿上,两臂自然张开,眼睛注视来球。顶球时,后脚向出球方向猛力蹬伸,身体随之向出球方向转动侧摆,同时颈部侧甩发力,用前额侧部将球击出。

  跳起顶球(点击观看视频22)、(点击观看视频23)动作类似前额正面的跳顶,只是在起跳上升阶段,上体应向出球的相反方向回旋转体。当重心升至最高点时,上体向出球侧加速转动,摆体侧甩,可利用脚的侧下蹬加快侧摆速度,用额侧部将球顶出。

  易犯错误:


  ①身体侧屈转体和回转侧摆动作不协调,顶球发力不足;
  ②支撑脚站位不当,不能充分利用腰腹力量;
  ③起跳点和起跳时机掌握不好,影响顶球动作质量和出球效果;
  ④起跳与空中动作不协调,相互脱节,无法完成跳顶动作。

  纠正方法:


  ①预摆要尽量向异侧回转侧屈,加大摆击发力;

  ②支撑脚要前后开立,以保证侧摆有稳固的支点,充分发挥腰部力量;

  ③在准确判断来球的速度、高度、弧度的基础上选好起跳点和起跳时机;
  ④起跳—腾空—摆击—落地缓冲动作要协调有序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