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战术

足球战术史10: 巴西桑巴足球走上神坛,离不开它的足球经典阵容。
足球战术马拉卡纳惨案
图片发自简书App
1950年世界杯,东道主巴西队在最后一场比赛中1-2输给了乌拉圭,丢掉了冠军。这场失利给了巴西人沉重的一击,让他们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球队…

足球战术史连载9: 巴西桑巴足球的崛起与它经典的WM足球阵型
足球战术桑巴足球的兴起
1894年,巴西咖啡商人的儿子查尔斯.米勒将足球运动带到了圣保罗。
在巴西本地人的参与下,足球运动迅速传播开来, 成为广大贫民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
巴西人踢球是为了娱乐,因而巴西足球充满了想象力且创意十足,同时也缺乏纪律和团队合作。
引入WM阵型
巴西足球的战术体系很晚才呈现出自己的风格,早期采用老式2-3-5金字塔阵型,之后又引入英式WM阵型。
然而,英国人与巴西人踢球风格迥异,英国人踢球讲究纪律,巴西人则喜欢自由。
于是,巴西人对英式WM阵型的细节做了大量调整,形成了自己的战术风格:对角线阵型。
对角线阵型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相对于WM阵型,对角线阵型的特点在于:中前卫不会大幅后撤,而是积极前插组织进攻;前锋带球突进时讲究速度,有好机会就自己射门,而不是优先考虑配合;…

足球战术史连载8:匈牙利足球流派的终结
足球战术黄金之队掉下神坛,匈牙利时代结束
1954年世界杯决赛,匈牙利在两球领先的优势下,被德国队翻盘,最终2-3惜败。在此之前,他们连续36场不败,可是却输掉了最重要的一场比赛。
德国队获胜,虽然也有运气和场地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完全限制了匈牙利攻击型中场希代古提的发挥。
这场失利引发匈牙利国内一片狂怒。黄金之队掉下神坛,瞬间从国民偶像变成罪人。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能重拾旧日的辉煌,属于匈牙利的足球时代随之结束。
最后一位咖啡馆教练
匈牙利是多瑙河流派的代表,更是咖啡馆足球的伟大继承者。随着奥地利被吞并、匈牙利足球没落,咖啡馆足球艺术也随之湮灭。
最后一位有名的咖啡馆教练是古特曼,他在41年执教生涯中,辗转于世界各地,传播咖啡馆足球理念。作为教练,古特曼执教过近20只球队,拿到过无数个冠军,他执教下的球队擅长进攻,有典型的匈牙利风格。
古特曼遵循攻势足球的理念,他追求的目标就是,比对手多进一个球,大有拼命三郎的气质~
个人感受
匈牙利足球的辉煌期很短,这与匈牙利国内不稳固的足球文化有关,人们对球员没有足够的包容心和耐心。一批天才球员和教练,输了一场关键决赛,从此就得不到信任。
匈牙利民众只能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却承受不了相应的痛苦,原因只有一个:足球文化并没有在匈牙利扎下根,真正喜欢足球的匈牙利人并不多。
足球发展就是如此:足球文化越深入,从小喜欢踢球的人就越多,最终培养出的有才华的球员就更多。所以,中国足球要强大,根本方法是深入传播足球文化、培养小球员、多建足球场,而不是花好多亿请教练~
内容出处1:《倒转金字塔…

足球战术史连载7:匈牙利足球的崛起
足球战术中锋回撤战术,MM阵型
匈牙利的足球风格继承自奥地利,两者都属于多瑙河流派。在奥地利被德国吞并后,匈牙利和德国成为了多瑙河流派的代表。
匈牙利一开始采用当时英国最擅长的WM阵型,不过与英国人的墨守成规不同,匈牙利根据本国球员的特点,对WM阵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匈牙利缺少高大的传统9号中锋,于是干脆取消了这个位置,转而安排9号中锋后撤,成为进攻型中场。与此同时,两个内锋随时准备接中场传球后前压。匈牙利实际上发明了一种崭新的战术:MM阵型。
连续大败英国,424阵型
图片发自简书App
1953年11月,匈牙利做客英国温布利大球场,以6-3大败英国。六个月后,7-1再次痛扁英国队。
此时的匈牙利,名义上采用MM(3232)阵型,实际阵型却极其接近4-2-4:左前卫后撤,成为第四个后卫;右前卫前压,成为第二个中场;两个内锋前压,成为第三和第四个前锋。这样的阵型变化是极具前瞻性的,与地球另一端崛起中的巴西队采用的4-2-4阵型很相似。
个人感受
匈牙利的崛起不是偶然。国奥越野足球夏令营曾到匈牙利访问。
首先,匈牙利选择了较高的起点。他们一开始便采用了当时先进的WM阵型,而非传统的2-3-5金字塔阵型。
其次,匈牙利敢于大胆创新。匈牙利以英国为模版发展足球,但却不是完全照搬英国。他们根据本国缺少高中锋的实际情况,大胆地安排传统9号中锋大幅后撤,转成进攻型中场,这无疑是一个很疯狂的想法。
最后,匈牙利的足球理念和战术改革极具前瞻性。和西班牙、苏联一样,匈牙利已经开始采用现代足球中“频繁换位”的战术理念,这极大地提高了锋线进攻多样性和实际威力。
未来总是属于那些站在巨人肩上,并且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人。足球也是如此~
内容出处1:《倒转金字塔…

足球战术史连载6:苏联足球(现俄罗斯足球)发展历程
足球战术一、落后的苏联足球
1936年,苏联全国范围内的足球联赛正式成立,这比英国整整晚了30年。
由于社会形态的对立关系,苏联一直孤立于国际足联之外,早期的苏联足球俱乐部,普遍使用传统2-3-5金字塔阵型,
采用常规打法。这种战术在当时已经很落后了,然而苏联人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没什么机会和外国球队交手。
二、巴斯克人到访
1937年夏天,一只西班牙巴斯克球队到访苏联。苏联各地的主要俱乐部,轮番和这只巴斯克球队较量,踢了近十场比赛只赢了一场。
难堪的比赛结果,让苏联人迅速从梦境中清醒过来,开始意识到他们的足球理念和足球战术需要变革。
随后,出生于圣彼得堡的阿卡季耶夫站了出来,他是苏联足坛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足球战术理论家。
阿季耶夫开始改变苏联国内普遍采用的2-3-5阵型,转而采用当时在英国和中欧最流行的WM(3-2-2-3)阵型,这一改变起初非但没有带来效果,
反而让俱乐部球队战绩受损。然而,在坚持了两年后,这一战术改变终于带来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三、共产主义足球
图片发自简书App
阿季耶夫在WM(3-2-2-3)阵型的基础上,向球队灌输频繁换位的战术理念,进攻时采用短传快攻的方式,锋线球员活动范围很大且频繁交换位置。这一战术让习惯于盯人防守的英国球队难以适应,防守球员跟不上自己要盯防的苏联球员。
在此基础上,阿季耶夫的球队又展现了共产主义政党领导下的团队合作能力,踢出了强大的团队配合,苏联足球随之崛起。
在随后的1945年,苏联球队访问英国,以2胜2平净胜10球的不败战绩,痛扁了因循守旧的英国人。
个人感受
19世纪前50年,英国是足球运动普及率最高的国家,然而,英国足球从理念到战术再到实战能力,一直都不是最强的。
作为足球运动的发源地,英国产出了大批有才华的球员,可英国为啥就站不到世界足球之巅呢?个人觉得,很大原因是英国人太守旧了,在足球战术层面缺乏变革的动力。一种强大的新战术出现时,英国人会首先排斥,这让他们错失了大量成长的机会~
内容出处1:《倒转金字塔…

足球战术史连载5:西班牙足球的崛起和咖啡馆足球的陨落
足球战术一、斗牛士的崛起
斗牛一直是西班牙人独有的消遣方式,斗牛的冒险和创造力早已融入西班牙人的血液中。18世纪末,足球由英国传入西班牙,并在19世纪初开始流行。西班牙足球从诞生之日起就被烙上了“勇猛好斗”的印记。
毕尔巴鄂竞技是西班牙足球史上第一个超级强队。这只球队一直沿用英式踢法,球员身材高大、喜欢高空球和长传球,擅长通过直传和快速反击来攻击对手防线。
毕尔巴鄂竞技要求球员必须有巴斯克血统,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这也导致他们成为了巴斯克民族甚至是整个西班牙足球的象征。“怒火”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描述。
如今,西班牙足球拥有世界上最顶级的两只球队:巴塞罗那和皇家马德里。这是其它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二、咖啡馆足球的陨落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曾经是足球战术和足球创造力的重要源头。1938年,希特勒的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并对奥地利居民采取压迫政策。
奥地利的许多天才球员,要么远离故土,要么被迫为德国队踢球,维也纳的咖啡馆足球文化逐渐消失,奥地利足球随之陨落。
与此同时,德国足球开始成长起来了。德国足球一开始采用英式踢法,使用WM阵型,随后又沿用奥地利的多瑙河流派。然而,尽管采用的是同一种足球风格,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足球,远比不上巅峰时期的奥地利。
一点感想
法西斯统治下的足球,通常都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格。
文化和商业中心地区的足球,通常都是技术超群且充满创造力。
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在我看来,真正强大的足球风格,既需要力量和意志,也需要智慧和技术,二者缺一不可。
缺少力量和意志的足球,就像一个只会盘带却不会射门的前锋一样,华而不实,好看却不中用。
缺少智慧和技术的足球,如同一个只会射门却不会带球的中锋一样,如同莽夫,有用却毫无美感可言~
内容出处1:《倒转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