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中的相互保护是一种整体上的防守体系
在足球比赛中,所谓的“保护”是指位于抢球队员身后的对友为防守直接提供增援的防守办法。
如果防守队员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很好保护,在第一防守队员成功的断下球之后,保护队员能够迅速的成为一名进攻者与断球队员形成配合;如果第一防守队员被对手突破,保护队员则可以马上上前封堵,阻止对方的进攻。从而体现足球的配合性。
队员在保护技术的运用上,首先,要注意保护队员与被保护队员之间的距离。
保护队员与被保护队员之间的距离随着场上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在本方的防守区域内,两者的保护距离应该控制在4-5米,因为此区域离本方的球门已经很近了,防守任务加重,如果一名队员被突破而不能得到保护的话,将会给球门带来很大的威胁;如果是在中场区域,两者之间的保护距离以5-8米为宜。在这个区域既要考虑到被突破后的保护,又要考虑到对对手进攻的施压,迫使对手改变进攻的路线,降低进攻的威胁,同时还要考虑到在队员断下球之后的攻守转换的速度;在对方的半场,由于对方的地域比较开阔,逼抢断下对手的球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两者之间的保护注意的是防守体系的构建,封堵住对方进攻的路线,避免给对手留下比较舒服的进攻线路,所以,两者的保护的距离也相对较长,在6-8米比较适合。
其次,要注意保护的角度。在足球比赛中,保护的角度,必须根据对手所处的位置而定,保护者的选位既能及时的为第一防守者补位,又能观察临近的攻方的接应队员位置。这样,保护者就可以防守对方的突破和配合。一般应站在靠球门一侧与抢球同伴成45度角。保护队员在保护的站位的时候切忌垂直站位和平行站位,因为没有角度的站位实际相当与一名防守队员,根本起不到保护的作用,对手突破了一名队员就相当与突破了整条防线,是防守中的大忌。
足球中的相互保护是一种整体上的防守体系,队员之间应该有很好的默契,就算是保护队员也失去了自己的位置之后,第三名,第四名防守队员还是应该及时的补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对对方的进攻实行骚扰,最终达到瓦解对方进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