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练习中,教练应该根据教学训练对象,战术练习的任务以及场地器材条件等来选用和设计练习方法。
在足球战术教学练习中,教练应该根据教学训练对象,战术练习的任务以及场地器材条件等来选用和设计练习方法。但是,只有了解与掌握了战术练习方法的组合要素及其作用,才能更好地选用和设计针对性强,符合本队情况的练习方法。
1.场地要求:
(1)小场地要求:有利于练习短传配合,灵敏素质和随机应变能力。
(2)大场地要求:有利于练习长传配合,运球突破能力和耐力。
(3)狭长的场地:有利于培养队员斜,直传球的渗透能力。
(4)宽短的场地:有利于培养队员利用场地宽度和转移传球的意识。
2.球门设置:
(1)一个球门:如半场攻守练习。双方攻守固定,没有攻守的转移,队员只能发展一方面的能力。
(2)两个球门:攻守不断转换,攻守能力均得到提高。
(3)四个球门:如每条端线上放两个球门,间隔15~20 m,由于进攻点多,有利于培养队员突然转移进攻方向的能力和防守中随机应变能力。
(4)大球门:如以端线作为球门或半场边线作为球门,有利于培养队员充分利用场地宽度和防守时补位和保护意识。
3.对抗程度:
(1)消极进攻:协助防守队员训练,培养防守队员选位与保护意识和进攻队员转移传球能力。
(2)消极防守:有利于练习进攻套路配合。
(3)积极进攻与积极防守:培养队员攻守实战能力。
4.位置组合:
(1)相邻位置人员组合:有利于形成局部熟练默契的配合。
(2)全队组合:有利于培养队员整体意识。
(3)特殊组合:如练习角球战术、前场任意球战术。
5.人数多少:
由少到多、人数越多越难、要求战术意识越高,时空感越强。
6.中立队员:
可培养进攻的组织者与核心队员。如规定范围的以多攻少练习。
7.攻守方向:
(1)无球门。可发展队员的控球能力与拼抢能力。
(2)有球门:可发展队员技、战术运用的目的性、及防射门能力。
8.触球次数:
有利于培养队员的观察力,快速传球能力和提高进攻速度。
9.设置器械或限制线:
如利用标志杆、标志墩、白线或场地某区域,作为练习时目标与范围,有利于培养队员观察力和提高练习的要求。
10.守门员参与:
有守门员守门可增加攻守整体观念和提高前锋的观察能力及射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