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足球比赛中采取的阵型与位置职责

了解足球比赛中采取的阵型与位置职责

  在中,阵型是比赛战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场上队员必须在明确自己的基本位置并保证完成主要职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根据场上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参与进攻和防守。

  

  在足球战术中,阵型是比赛战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场上队员必须在明确自己的基本位置并保证完成主要职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根据场上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参与进攻和防守。

  比赛阵型既有模式的一面,又有灵活的一面,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不可偏废,不同水平的队应有所侧重。目前足球比赛中较多采用的阵型有以下几种:

  一、“四三三”阵型:

  “四三三”阵型是由“四二四”阵型变化来的,它把一名前锋回撤到中场加强了中场控制,使防守更加稳固,进攻更加灵活多变。

  1.守门员:

  守门员主要防守职责是守住球门,并尽量扩大活动范围及时出击,利用踢、接、击、扑等技术将对方的传球和运突断掉或破坏掉,而且能指挥全队的防守。主要的进攻职责是接球后利用手抛球和抛迅速、准确地传给位置最好的同伴发动进攻。
  2.后卫:
    (1)、边后卫:主要的防守职责是防守对方的边锋或进入边路地区的对手。对手接球前要紧追不让其接球,接球后要防其突破或传中并伺机将球抢下来。与中卫、前卫协同防守对方在边路的二过一和双边锋配合,并相互保护、补位。对方从异侧进攻时,要收缩成折线防守,区域结合盯人防对方转移或对方插上和包抄射门。主要的进攻职责是抢断球后及时传、运发动进攻,拉边接守门员、中卫传球组织进攻,可伺机到中场助攻或插到前场起到边锋进攻的作用。
    (2)、中后卫:是防守的中坚。两中卫的打法可根据队员的特点和对手的情况,固定一个为突前“盯人中卫”,另一个为拖后“自由中卫”。也可根据临场情况轮流突前拖后相互保护、补位。盯人中卫要“冻结”对方中锋或逼其放边及回撤、挫败对方攻击锋芒。自由中卫,随时截断、破坏对方传入后卫身后的球或补抢、夹击运球突破的对手,居后指挥整个防线挤压中场或及时收缩防守。进攻时应及时接应前卫、边后卫的回传,得球后快速发动进攻,也可伺机插上进攻。本方角球时,高大中卫可到对方门前争顶攻门。
  3.前卫:
    (1)、边前卫:通常左右两名边前卫突前,一名中前卫拖后,形成三角形,保持层次,控制中场。前卫是中场发动机,是攻守的枢纽。边前卫主要职责是组织进攻,及时、准确将球传到对方后卫身后为本方前锋突破射门创造条件。也可伺机插上或与同伴配合突破对方防线射门得分。防守时就地抢截,瓦解延缓对方进攻,盯防对方插上的前卫,并协助中卫、边后卫夹击、围抢对方持球队员,并与拖后前卫组成罚球区前的防守屏障。
    (2)、中前卫:也称拖后前卫,主要职责是封锁对方进攻的通道,是防守的屏障。延缓对方进攻的速度,为本方后卫组织整体防线赢得时间。在后场要盯死从中场插上的对方前卫或中卫,弥补本方插上的后卫的空当。进攻时是中场的接应和支持者,通过长传转移进攻的方向,并具有适时插上和大力远射的能力。
  4.前锋:
    (1)、边锋:左右两名边锋的主要职责是通过传切配合、运球突破对方边路防守,射门或传中。异侧边锋要及时包抄抢点射门。丢球后要立即反抢、回撤协助中、后场防守。
    (2)、中锋:是锋线的尖刀和得分手。主要职责是突破、抢点射门。通过穿插扯动利用突破和配合为同伴创造射门机会。进攻时向前压迫对方拖后中卫,在贴身对抗中与对方争球。防守时不要回撤太多,在中场游弋以牵制对方两名中卫,削弱对方攻击力量。

  二、“四四二”阵型:

  1.守门员:
  同“四三三”阵型。
  2.后卫:
  基本同“四三三”阵型,要求两边后卫插上助攻的意识和行动更强烈。
  3.前卫:
  四名前卫通常分为左前卫、右前卫,一名拖后前卫,另一名前卫突前。拖后前卫主要职责与“四三三”阵型基本相同。如果对方打双中锋,要负责防守对方的一名中锋起到盯人中卫的作用。突前前卫要技术全面,体力充沛,战术意识好。接应后、中、前场来球,利用传切配合为前锋和插上前卫制造
  突破和射门机会。并能及时捕捉前场空挡迅速插上射门。两名边前卫除了起到“四三三”阵型边前卫的作用外,活动范围应更大。进攻时起到边锋的作用,通过套边插上和包抄射门,加强进攻威力。防守时及时回位,使全队形成稳固的防守。
  4.前锋:
  两名前锋要突破能力强,战术意识好。主要活动区域是在对方中后卫和边后卫之间,并保持与前卫斜线选位。进攻时,在同伴的支援下,通过一拉一插,一传一切和前后、左右交叉换位,从中路突破对方防线,创造射门机会。通过回撤接应和向中路扯动,为前卫和边后卫制造边路空当,并通过与同伴配合从边路突破对方防线。在由守转攻瞬间,如果对方边后卫压上助攻不能及时回位,中卫两侧出现较大的空当时,应及时快速插入空当,进行反击。一旦失球要立刻阻抢对方持球队员,延缓对方进攻速度,并监视、牵制对方的后卫线。

  三、“五三二”阵型:

  “五三二”阵型是由“四四二”阵型变化而来的。它是把一名前卫撤回到后卫线,成为盯人中卫而形成的。主要特点是能组成巩固的防线,有利于快速反击。中、后场队员可随机插上进攻,增加了进攻的突然性。

  1.守门员:
  同“四三三”阵型。
  2.后卫:
  两名边后卫职责与打法与“四四二”阵型大体相同,但要求边后卫技术更全面,速度快,体力充沛,既是进攻的发动者,又是机动边锋,是能攻善守全面型队员。

  三名中卫,两名盯人中卫负责防守对方的双中锋。本方得球后,应迅速接应,支援同伴,协同前卫控制中场,并伺机插上进攻。得球后,要尽快处理球,避免丢球。另一名中卫拖在后卫线的后面,职责同“四四二”拖后中卫,而且更具机动性。起到自由人的作用。
  3.前卫:
  三名前卫通常是中间一名前卫突前,起到“四四二”阵型突前前卫的作用。两边前卫职责与“四四二”阵型边前卫相同。
  4.前锋:
  与“四四二”阵型大体相同。

  四、“三五二”阵型:

  “三五二”阵型是典型挤压争夺中场阵型。根据对手实力的强弱,“五三二”与“三五二”阵型互变性较强。

  1.守门员:
  同“四三三”阵型。
  2.后卫:
  三名后卫活动范围和职责扩大。拖后的自由中卫要意识好,能力强,既是进攻的发动者又是防守的组织者。左右两名盯人中卫应进行区域盯人,防守对方两名中锋。 
  3.前卫:
  五名前卫要有效控制中场,使本方进可攻,退可守。并能及时、有效组织二次进攻。两名边前卫要阻滞对方边路进攻。一名中前卫稍拖后侧重防守,横向跑位拦截对方进攻作为后卫前沿屏障。突前的两名前卫是二线攻击者,伺机插上传切配合或运球突破射门。
  4.前锋:
  两名前锋职责同“五三二”阵型。

  以上介绍的是几种主要阵型及其位置职责和打法。在对比赛阵型的认识和运用中,有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全队阵型固定不变,战术打法固定僵化,不管对手情况,固定采用一种阵型。另一种认识是现代足球发展到全攻全守的时期,已无阵型可言,似乎全攻全守就是队员不受位置限制,可随意发挥。

  这两种认识是对阵型认识和全攻全守打法的误解。全队比赛阵型是根据比赛双方的特点、打法和比赛形势的需要制定的,是对全队力量配备,队形排列的总部署。不管采用哪种阵型,要求队员在球场纵横方向做阶梯形排列,并有利于充分发挥队员的特长。

  进攻时,前面的队员跑位穿插,充当主攻手,后面的队员组织接应,伺机插上。防守时,前面的队员抢截封堵,后面的队员保护补位。总之,无论是全队阵型还是局部队形,队员的排列、位置职责和打法都要符合足球比赛的规律和攻守原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