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战术"1-3-3-3"的发展历史

足球战术"1-3-3-3"的发展历史

  当时的意大利坚持磨砺这个方法的熟练度,他们虽然没有获得太大的评价,但依稀可以看出是足球的一个发展趋势,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意大利培养出了西雷亚、巴雷西和内斯塔这样的球星也就不足为奇了。

  

  六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国际米兰迎来了多才多艺的教练赫雷拉,他生于摩洛哥,在阿根廷接受教育,在法国和西班牙的足球圈得到薰陶,他将足球天才和人盯人的战术整体结合在一起,结果他们一举夺得欧洲冠军杯和世界俱乐部杯冠军,这就是意大利人名闻于世的混凝土防守战术。

  在1964年的欧洲冠军杯比赛中,赫雷拉的理论得到了肯定,他率领俱乐部以一种4-3-3的变体在欧洲和世界得到尊重。当时还没有人将这个方法作定义,但在70年代的西德队通过使用了贝肯鲍尔后,人们才发现,实际上早在1964年,意大利人就已经率先使用了“自由人”。

  赫雷拉把四个后卫中的一个进行了加工处理,他让这个后卫脱离与其他三个后卫的平行站位, 单独站在本方的最后面,负责总的指挥和策划。当时的国际米兰队在前场保持着巴西战术的风格,使用贾尔、马佐拉和米拉尼为前锋,塔格尼、苏亚雷斯和科索为前卫,而在后场,让布尼奇、古拉内里和法切蒂按照过去的方法防守,但却让队长皮济打起了清道夫。清道夫的运用当时仍然不算特别成功,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一旦清道夫在制造越位方面和总指挥出错,那球队就会弄巧成拙。可在理论上讲,这次的改革让行家肯定了一点,那就是在平行站位出现漏洞后,如果有个清道夫仍然没有突破,则预示着仍然有挽救的局面,清道夫的作用正是起这样的救世主的角色。

  所以,当时的意大利坚持磨砺这个方法的熟练度,他们虽然没有获得太大的评价,但依稀可以看出是足球的一个发展趋势,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意大利培养出了西雷亚、巴雷西和内斯塔这样的球星也就不足为奇了。